侵權行為在生活中的10種常見例子,你中了幾條?🤔【TaiLexi法律專欄】

TaiLexi 團隊

侵權行為在生活中的10種常見例子,你中了幾條?🤔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能無意間就侵害了他人的權利,也可能被他人侵害而不自知。台灣民法中的「侵權行為」到底是什麼呢?簡單來說,就是當一個人因為故意或過失,做了不該做的事而傷害到別人時,就需要負起賠償責任。

依民法第184條規定:「因故意或過失,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,負損害賠償責任。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,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,只要你因為不小心或故意的行為,違法傷害到別人的權利,就需要負責賠償!

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生活中最常見的10種侵權行為,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曾經不小心踩到法律紅線!

1. 網路留言罵人 - 名譽權侵害 😠

實際案例:小明在Facebook上看到同學小華的照片,一時興起留言「長這麼醜還敢po照片」,結果被小華提告。

法律分析:依民法第195條規定,不法侵害他人之名譽者,被害人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。網路上的言論同樣受到規範,即使是匿名留言,也可能被追查到身份。

法院見解:參照 107年度訴字第714號 判決所述:「害原告生命、身體、名譽、財產之事恫嚇原告,使原告心生畏懼,已不法侵害原告名譽及隱私等人格權」,網路上的侮辱性言論確實構成侵權行為。

賠償計算:通常法院會根據加害人的經濟狀況、侵害程度等因素,判賠數千到數萬元不等。

2. 車禍事故 - 身體健康權侵害 🤕

實際案例:阿美騎機車闖紅燈,撞到正在過馬路的老先生,導致對方骨折住院。

法律分析:依民法第193條規定:「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,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,應負損害賠償責任。」

賠償項目

  • 醫療費用:診療費、藥費、住院費等
  • 勞動能力損失:根據薪資和休養時間計算
  • 精神慰撫金:因痛苦而給予的補償

計算範例:如果月薪3萬元,休養3個月,勞動損失就是9萬元,再加上醫療費用和精神慰撫金。

3. 散布他人隱私 - 隱私權侵害 🤫

實際案例:小陳發現同事有婚外情,就在辦公室到處宣傳,還把對方的私人訊息截圖傳給其他人。

法律分析:依民法第195條規定,隱私權是受保護的人格法益,不法侵害他人隱私而情節重大者,需負賠償責任。

法院見解:參照 113年度訴字第1415號 判決所述:「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、健康、名譽、自由、信用、隱私、貞操,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,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,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」,隱私權侵害確實構成侵權行為。

4. 寵物咬傷人 - 動物持有人責任 🐶

實際案例:阿忠養的狗狗沒繫繩子,跑出去咬傷鄰居小孩。

法律分析:雖然民法沒有特別規定動物傷人的條文,但依民法第184條一般侵權行為規定,飼主有管理寵物的責任,若未盡管理義務導致他人受傷,需負賠償責任。

賠償範圍:醫療費用、精神慰撫金等。

5. 商品瑕疵造成傷害 - 產品責任 🛠️

實際案例:小玲買的電暖器因為設計瑕疵起火燃燒,燒傷家人。

法律分析:依民法第184條第2項規定,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,致生損害於他人者,負賠償責任。商品製造人違反商品安全相關法律時,需負侵權責任。

舉證責任:參照 109年度重上字第414號 判決所述:「上訴人應就侵權行為之事實負舉證之責」,消費者需要證明商品瑕疵與損害間的因果關係。

6. 工地安全措施不足 - 過失侵權 🚧

實際案例:建築工地沒有做好防護措施,導致磚塊掉落砸傷路人。

法律分析: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,因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,負損害賠償責任。工地負責人有確保公共安全的義務。

法院見解:參照 113年度訴字第2224號 判決所述:「侵權行為之成立,須行為人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,亦即行為人須具備歸責性、違法性,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,始能成立」,安全措施不足構成過失侵權。

7. 盜用他人照片 - 肖像權侵害 📸

實際案例:小商家未經同意使用網紅的照片來宣傳產品。

法律分析:肖像權屬於人格權的一種,依民法第195條規定,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,需負賠償責任。

賠償計算:通常參考類似授權費用,如果是商業使用,賠償金額會更高。

8. 噪音擾鄰 - 居住安寧權侵害 📢

實際案例:樓上鄰居每天晚上彈鋼琴到深夜,影響樓下住戶睡眠。

法律分析:居住安寧權屬於人格法益的一種,依民法第195條規定,情節重大者可請求賠償。

法院認定標準:通常需要達到「情節重大」的程度,偶爾的噪音可能不構成侵權。

9. 違規停車導致事故 - 交通侵權 🚗

實際案例:阿偉違規停車在紅線上,導致機車騎士為了閃避而摔車受傷。

法律分析:依民法第184條規定,違反交通規則屬於過失侵權行為,需負賠償責任。

責任認定:即使不是直接碰撞,只要違規行為與事故有因果關係,就需要負責。

10. 破壞他人財物 - 財產權侵害 📱

實際案例:小情侶吵架,一方怒摔對方的手機。

法律分析:依民法第196條規定:「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,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價額。」

賠償計算

項目 金額
全新手機價值 20,000元
使用2年後殘值(每年折舊50%) 10,000元
可請求賠償金額 10,000元

參照 最高法院 60 年度台上字第 311 號 民事 判決所述: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請求,須以實際損害為要件」,必須確實有損害才能請求賠償。

法律小知識:侵權行為的時效限制 ⏰

依民法第197條規定,因侵權行為所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,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,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被侵權了,記得要在2年內提出請求喔!

結語:生活中的法律智慧 💡

透過這10個常見例子,我們可以發現侵權行為其實離我們很近。了解這些法律知識,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不被侵害,也能避免無意間侵害他人權利。

參照 97年度訴字第1606號 判決所述:「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七日內,就其主張如附表所示之侵權事實,關於附表所列被告之不法侵害行為、故意或過失之主觀意思,及原告因侵權所受之具體損害,暨其二者具有相當因果關係等事實提出證據」,在主張權利時,記得要準備好相關證據喔!

希望大家都能成為法律智慧人,在生活中既能保護自己,也能尊重他人權利!你中了幾條呢?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驗~

有更多法律問題,可以使用TaiLexi AI免費法律諮詢

AI 不僅能提供即時線上解答,還能協助您判決書查詢並進行案情比對分析。隨時為您解答各類法律疑難!

🎯 還在為法律問題煩惱嗎?

💰 免費🔒 絕對隱私⚖️ 台灣最專業法律AI⏰ 24H

(1) ⚡ 30秒獲得專業解答,無需等待律師回覆

(2) 📚 查找法院對您案件最相關的判決書和見解

(3) 📝 一鍵生成存證信函和法律文件,解決燃眉之急

已幫助30,000+用戶解決法律問題

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內容不錯,歡迎自由引用,只要註明我們網站的連結即可!

這篇文章有幫助嗎?

關注我們,第一時間獲取最新法律知識:

需要免費法律諮詢?

TaiLexi AI 提供免費諮詢,無論您是個人或企業,都能獲得及時的案情分析。

立即諮詢

© 2025 TaiLexi AI. 版權所有。